
2025年上半年,建投能源(000600.SZ)以“稳中求进、稳中向好”的发展态势,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盘配资,实现营业收入111.13亿元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.97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长157.96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.80亿元,同比增幅达182.50%。
业绩高增,建投能源表示,是公司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,充分发挥电量营销中心、技经中心、燃料协调管理中心、科技创新研究中心、信息中心“五大中心”集约化、专业化效能,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,优化机组运行,加强成本管控,大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,多措并举努力提升经营绩效。
绿色转型纵深推进 多能融合体系加速成型
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潮中,建投能源以技术创新为引领,积极推动公司资产结构优化升级,多能融合体系加速成型。
报告期内盘配资,公司优质煤电项目稳步推进。控股西柏坡电厂四期2×66万千瓦项目、任丘热电二期2×35万千瓦项目建设进展顺利,计划2026年实现投产运营;同时参股投资定州三期2×66万千瓦、沧东三期2×66万千瓦、秦电2×35万千瓦项目和衡丰二期2×66万千瓦项目。
在储能技术、光伏、抽水蓄能、虚拟电厂等领域,建投能源亦多点开花。公司原创技术液态空气储能中试项目顺利通过河北省科技厅“揭榜挂帅”项目验收,针对规模化应用场景全力推动耦合示范项目落地。
截至报告期末,公司累计并网光伏发电容量68.65万千瓦,在建项目65万千瓦,备案及储备项目191万千瓦,形成“建设-运营-储备”的良性循环;同时,成立河北建投泜水蓄能发电公司,加速推进临城抽水蓄能项目核准,为电网调峰调频提供稳定支撑。
值得关注的是,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导向,探索虚拟电厂平台建设,申报首批新型电力系统虚拟电厂试点项目,通过聚合分布式能源资源,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与效率;此外,工业供热市场持续拓展,上半年工业供汽量达306万吉焦,同比增长33.54%,用户数量与供汽规模双提升,进一步挖掘传统火电的综合价值。
创新管理、降本增效成果凸显 火电业务价值创造能力稳步提升
2025年上半年,建投能源通过“集约化管住两端、专业化管控中间”的创新管理模式,实现燃料成本大幅优化。上半年,公司综合标煤单价降至718.26元/吨,同比降低124.5元/吨,降幅达17%,成本优势显著优于区域平均水平。
与此同时,火电机组运营效率持续提升。上半年,建投能源控股运营的14家火电企业完成发电量242.69亿千瓦时,机组平均利用小时2062小时,高于区域平均水平;平均上网电价440.19元/兆瓦时(含税),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,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。通过强化设备可靠性管理、优化现货市场报价策略,公司火电机组在电力市场中“抢发效益电量”的能力显著提升。
产学研深度融合 数智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
技术创新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。2025年上半年,建投能源研发投入合计4.42亿元,同比增长3.73%,公司开展了2025-2027年重大技术攻关指南征集工作,确立了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关方向;同时,与清华大学、中科院、华北电力大学等顶尖科研机构深度合作,借智聚力、协同攻关。
公司控股子公司建投寿阳热电联合怀柔实验室山西院、国网山西电科院共同推进的“CFB350MW机组复合燃烧快速调峰示范工程”盘配资,作为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,成功突破了循环流化床机组灵活性瓶颈,技术指标超前满足国家 2025 年煤电升级要求,为构建灵活低碳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关键支撑;同时,公司积极推动燃料管理、电力营销、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数智化转型,从“经验决策”迈向“智能决策”,全面提升运营效率。(全景网)
天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